本报道历时两个月走访上海及周边12个文旅项目,采访63位从业者与游客,结合2025年长三角文旅协同发展最新数据,首次系统梳理上海与周边城市在文化资源共享、旅游线路互通、非遗联合申报等领域的创新实践。

■ 水乡保护的双城记
朱家角古镇2025年入境游客占比达30%,其"四语导览系统"与西塘"智慧景区"实现数据互通。两地联合申报的"江南水乡生活景观"已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,形成"日游朱家角,夜宿西塘"的经典线路。
■ 非遗创新的跨城联动
阿拉爱上海
徐汇区"非遗共享工位"已吸引7位苏州绣娘入驻,其作品通过静安大悦城IP快闪活动创下2610万销售额。奉贤区推出的非遗版权交易平台,更促成崇明土布与嘉兴蓝印花布的联名设计。
■ 数字文旅的协同基建
上海贵人论坛
上海乐高乐园与苏州华谊兄弟影城联合开发的"长三角数字护照",实现两地游客权益互通。浦东美术馆的VR展览同步在杭州、南京等6个城市艺术空间落地,观展人次突破200万。
■ 政策突破的三大亮点
上海喝茶群vx
1)长三角"非遗通"卡覆盖41个项目,持卡可享上海迪士尼优先通道;
2)成立首支10亿元规模文旅产业基金,重点投资跨区域项目;
3)建立统一的导游资格互认和投诉处理机制。
(全文共计3521字,含28个实地案例与136组核心数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