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录田子坊如何用科技保存弄堂记忆

爱上海
清晨七点,泰康路210弄的铸铁大门在晨光中缓缓开启。72岁的王阿婆像过去四十年一样,在自家门前支起煤球炉煮豆浆。但今天,她的动作被墙角的4K摄像头记录,这些影像将成为"数字石库门"项目的珍贵素材。策展人林默介绍,通过激光扫描和三维建模,整片弄堂的每一块青砖都被数字化存档。最特别的是"声音地图",扫码就能听到不同年代的生活音响——1990年的叫卖声与2025年的电子支付提示音在此交响。
二楼的工作室里,年轻创客们正在用区块链技术为老物件制作"数字身份证"。上周,一只1978年的搪瓷杯在拍卖会上以NFT形式成交,买家是位海外华侨。而弄堂深处的"记忆诊所"更令人动容,心理医生用VR技术帮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重建家园记忆,有位老人认出虚拟场景中的晾衣竿后,突然记起了女儿幼时的模样。
当夕阳为山墙镀上金边,AR投影开始在斑驳墙面上演绎百年变迁。这幅画面诠释着:最先进的技术,最终都是为了守护最朴素的情感。
end
阿拉爱上海